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產業節能減碳資訊網

能源管理系統資訊

國際上對於能源管理之議題最早由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ted Nation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UNIDO)意識到工業能源之使用應執行有效之監控管理,而能源效率提升的結果,對節約能源及溫室氣體減量工作可獲得極高的潛在效益。因此,針對各國現行的能源管理標準,邀集專家討論建立工業能源管理國際標準之可行性,而英國標準協會(BSI)最早推動能源管理系統標準之制定,目前已公告版本為EN 16001:2009,為能源管理系統之前身,旨在協助組織建立能源管理系統,達成系統化能源管理之目標。

1. ISO 50001發展歷程向下箭頭

2007年3月,由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向國際標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提出共同合作制定能源管理標準相關工作的構想。國際標準組織(ISO)於2008年2月成立新的技術委員會(ISO/TC 242),主要任務即是發展一個新的能源管理系統標準,期望透過能源管理系統之運作,達到協助企業改善能源使用效率,降低能源成本及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之實質效益。2008年9月,該委員會隨即在華盛頓召開第一次會議,共有來自25個國家標準化機構的90位代表參加,會議中,除聽取各國代表詳述各自國家所採取的積極主動的行動外,並對發展中國家的能源管理需求進行了解,希望在國際間建立一個協調且一致性的規範,取得制定此能源管理標準的共識。能源管理系統的前身為2009年7月在歐盟由英國BSI發佈的歐洲標準 EN 16001,ISO 國際標準組織則以 ISO 9001/14001為架構,再大量參考 EN 16001 內容,發展出 ISO 50001 能源管理系統(ISO 50001;Energy Management System;EnMS),並於2011年6月15日公告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國際標準,於2018年8月修訂最新版本ISO 50001:2018,如圖1所示。

能源管理系統ISO 50001發展歷程

圖1 能源管理系統ISO 50001發展歷程(圖說)

2. ISO 50001簡介向下箭頭

本標準的主要目的是希望經由建立PDCA(Plan-Do-Check-Action)的機制及相關準則與方法的建立,提供組織、企業一個必要程序的架構,讓組織、企業等能有依循的方式,在不影響現有運作下,提昇自身的能源使用效率,使其能源績效提升到最佳狀態,並與組織運作之策略和目標密切配合,也經由能源使用及成本的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的減量,進而達到永續經營與環境友善的目標,ISO 50001基本架構及對應章節如圖2。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基本架構及對應章節

圖2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基本架構及對應章節(圖說)

  • (1) ISO 50001之宗旨與目的

    此管理系統標準在訂定時,有幾項主要訴求:

    • 與ISO9001品質管理和ISO14001環境管理等既有標準,展現最大限度的相容性,並依循PDCA的原則。
    • 能協助組織有效利用現有能源使用資產。
    • 提供準則以建立、監督與量測、文件化、能源密集度改善報告,以及預測減少溫室氣體衝擊之指導準則。
    • 建立與促進能源管理上的透明度與溝通。
    • 促進能源管理之最佳實務方法與加強良好的管理行為。
    • 評估與判定新能源使用,包括潛在能源、再生能源的使用,或替代能源。
  • (2) ISO 50001之適用性
    • ISO 50001標準適用於任何具以下期望的組織:
      • 有系統地提高能源效率及能源績效。
      • 建立、執行、維持和改善能源管理系統。
      • 確保能符合所聲明的能源政策。
      • 向利害相關者證明能源績效及符合性。
      • 透過外部組織驗證其能源管理系統。
      • 進行自我評價(self-evaluation)和符合標準的自我宣告(self-declaration)。
    • ISO 50001標準其應用範圍:
      • ISO 50001標準得適用於各種類型組織,不論是製造業或非製造業,也能應用於各種規模的企業型態,不論是大型企業或中小企業。
      • ISO 50001標準能協助組織建立系統化的管理程序,透過PDCA改善循環手法,掌握能源使用狀況,制定出適當的能源管理目標,以落實持續改善能源績效。
      • ISO 50001標準重視組織內各個部門或階層的參與程度,特別是最高管理階層須提出重視能源管理的承諾。
      • ISO 50001標準特別強調守規性評估的重要性,要求組織應遵行當地能源管理法規,並建立定期自主性查核機制。
      • ISO 50001標準要求建立標準化的管理制度,鼓勵企業應針對重大能源使用項目制定能源管理作業規範,並透過內部稽核與管理審查流程,落實能源管理工作。
    • ISO 50001標準之特色:
      • 承諾實現改善能源使用效能的能源政策。
      • 鑑別及進行能源審查,以及會影響組織運作的能源使用變因。
      • 所需要建立的能源目標(objectives)和指標(targets),其目的是為了實現能源使用行動計畫(Action Plan)。此標準能夠獨立使用,成為一個獨立的能源管理系統,或與其他管理系統標準共同執行以產生整合性的管理系統,為了促進此目的,此管理標準架構類似於ISO9001/ISO14001,並且依據PDCA的管理循環運作。
    • ISO 50001標準之內涵:

      此能源管理系統標準有六大組成,分述如下:

      • 完整的策略規劃
        ISO 50001國際標準以提升組織能源效率與持續改善能源績效為訴求,從能源管理規劃的結果,研擬較符合組織特性的能源管理策略。並由組織最高管理階層提出持續改善能源管理績效之承諾,提供落實能源管理系統所需的各項資源。
        企業應規劃符合其營運特性的能源政策,由組織最高管理階層針對企業能源管理願景提出實質承諾,完整的能源管理策略除了明確的能源政策,還包括設定能源管理目標、標的、行動計畫及績效指標,並確保重要作業管制項目已予以文件化及保留紀錄。
        能源規劃內容包括:
        • 執行能源審查(Energy review):盤點範圍內的各項能源來源,蒐集過去與目前的能源使用、消耗的數據,以鑑別重大能源使用的區域。針對重大能源排定改善的優先順序。依據場地的屬性,會有不同的盤查重點。以資訊機房為例,盤查重點包含資訊設備、電力系統、冷卻系統、監控系統等。若為一般辦公室,則盤查重點則包含個人電腦、空調、OA設備、照明器具等。
        • 建立能源基線(Energy Baseline)與能源績效指標(Energy Performance Indicators):使用能源審查時所蒐集的數據,建立能源基線,該量化基線應可反映特定一段期間之能源績效情況。由組織自行定義能源績效指標,用以量測能源的使用情況,惟績效指標需能夠與能源基線互相比較,藉以得知是否滿足能源基線的水準。以綠色機房為例,使用的指標有PUE(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EUI(Energy Use Intensity)等。除了設備類的指標之外,也可以設定管理性指標,例如半年內個人電腦關機率達90%等,而前提為可與能源基線進行比較。
        • 規劃行動計畫(Action Plans):依據法令要求或其他需求,以及於能源審查中發現的重大能源使用與可改善的機會,建立符合能源政策、目標的改善行動計畫。行動計畫內容應包含人員權責、達成能源目標的方式與時間、能源績效與成果的驗證方式等。
      • 跨部會的管理團隊
        ISO 50001國際標準建議組織應建立適當的能源管理團隊,監督能源策略規劃是否確實被執行。組織應指派具有節能技術能力或接受完整能源管理系統訓練的人員共同組成團隊。這些團隊成員可來自以下部門:設施維護、設備採購、人力資源、公共關係、事業營運或行政管理等部門,適當時宜納入外部配合廠商,並賦予明確的管理責任與相關職權。
      • 明確的管理程序與作法
        ISO 50001國際標準要求組織應對能源管理系統實施與運作單元提出明確的管理程序與作法,如:能源審查、能源管理行動方案、守規性評估、教育訓練、內/外部溝通、能源設備採購、能源設備操作、內部稽核及管理階層審查等項目。同時,ISO 50001國際標準也要求組織對各項能源管理作業流程予以文件化,並保留相關紀錄。 因此,企業應對各項能源管理流程予以文件化,並保留相關紀錄。企業可以撰寫能源管理手冊、能源管理程序文件、能源設備操作規範及相關記錄表單,以符合文件化與標準化之要求。
      • 具體的能源管理行動計畫
        ISO 50001國際標準要求組織應依其營運特性設定能源管理目標與標的,擬訂具體的能源管理行動計畫並落實執行。同時,要求組織應建立完整的監測、量測及分析程序,如:能源流向分析、改善效益分析、量測與驗證規則及成本分析等。 企業可以利用能源量測設備,針對照明、空調、鍋爐、電梯及其他動力設備進行量測,並分析潛在的節能改善空間,以規劃適當的能源管理行動計畫,落實組織的能源目標與標的。
      • 完整的能源基線與適當的績效指標
        ISO 50001國際標準要求組織應建立一份完整的能源基線資料,並依實際情況隨時更新。能源基線資料得包含能源管理系統之主要組成、相互連結關係及運作範疇。此外,能源管理系統還要依製程設計特殊性、能源消費複雜度及能源設備效率值,定義適當的能源管理績效指標,對能源管理行動計畫之推行成果,定期追蹤及檢視能源管理系統之運作成效。
      • 定期監測與量測
        ISO 50001國際標準要求能源管理團隊經由監測與量測之分析結果,應由能源管理代表定期向組織最高管理階層提出報告,並要求組織最高管理階層應對能源管理系統之推動成效進行審查。 企業應對重大能源使用設備建立監測與量測方法,以確認能源使用情形。並透過定期召開會議的方式,規劃及檢討能源管理系統的運作方式與節能績效。
    • ISO 50001:2018改版重點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於2018年8月公告ISO 50001:2018新版標準中,針對新版標準架構依循高階管理架構(HLS)做改版,新舊版條文調整重點:於條文架構改變由4章變為10章,除對於專有名詞解釋的調整外,另增加組織處境、利害相關者議題、重大能源議題之風險與機會評估及強化最高管理者的角色、策略能源管理及風險導向等思維模式增加輔導內容,以取代預防原則、並詳述能源數據蒐集及規劃、能源績效指標及能源基線的方法詮釋等面向如圖3,新舊版能源管理系統差異說明如表1。標準條文調整方向可知,未來工廠推動能源管理系統應逐漸加強數據分析之能力,以作為未來智慧化能源管理之應用。
      ISO 50001:2018 改版重點

      圖3 ISO 50001:2018 改版重點 (圖說)

      表1 新舊版能源管理系統差異說明

      新增項目 內容
      (第四章)瞭解組織和處境 組織應決定與其目的及影響其達成能源管理系統預期結果與改進能源績效的能力有關的之外部議題與內部議題
      1. 內部議題:外部環境會受到組織影響的議題(營運、效率、操作等)
      2. 外部議題:外部環境會影響組織發展的議題(法規、技術、市場、社經環境等)
      瞭解利害相關者之需求及期待
      1. 與其能源管理系統及能源績效有關的利害相關者
      2. 與這些利害相關者有關的要求事項
      3. 組織的能源管理系統要處理哪些已鑑別的需求與期待
      (第五章)領導 最高管理階層應展現對能源管理系統之領導與承諾
      1. 提供一個設定及審查目標與能源標的之架構
      2. 支持採購會影響能源績效的能源產品與服務
      3. 支持考量能源績效改善的設計活動
      4. 包括確保可取得達成目標與能源標的資訊與必要資源之承諾
      5. 包括滿足與其能源效率、能源使用及能源消費有關的法規與其他要求事項之承諾
      6. 包括持續改善能源管理系統與能源績效之承諾
      (第六章)規劃 6.1對應風險與機會之行動
      1. 規劃能源管理系統時, 組織應考量4.1節所提及的議題與4.2 所提及的要求事項以及審查可以影響能源績效的組織活動與過程
      2. 組織應決定需加以處理之風險與機會
      3. 組織應規劃處理風險與機會之行動及評估這些行動的有效性
      6.5能源基線
      1. 組織應考量適當的期間,使用能源審查的資訊建立能源基線
      2. 當組織發現有顯著影響能源績效之相關變數,應對能源績效指標及其對應的能源基線完成標準化
      3. 組織應將能源基線的資訊、相關變數的數據及能源基線的修正結果維持為文件化資訊
      6.6蒐集能源數據之規劃
      1. 組織應在已規劃的時間內鑑別、量測、監測及分析確認影響能源績效的營運過程之關鍵特性
      2. 需要蒐集哪些數據、如何蒐集及蒐集頻率之規劃,將有助確保經能源審查維護的數據及監測、量測、分析及評估的過程之可用性
      3. 組織應依其規模、複雜度、資源及監測/量測設備,定義及實施能源數據蒐集計畫,這項計畫應指定必須量測的關鍵特性之數據,並陳述該數據應如何及以何種頻率進行蒐集與保存
    • ISO 50001標準之運作模式
      在整個系統運行的管理機制上,主要還是要遵循PDCA管理原則,而且所選定的節能改善專案與技術,也須依循此原則,換句話說,技術與管理需緊密結合,本計畫輔導工作流程如圖4,細節工作流程介紹如表2。
      能源管理系統輔導工作流程

      圖4 能源管理系統輔導工作流程 (圖說)

      表2 能源管理系統輔導工作流程介紹

      系統導入 1.公司了解與溝通
      • 公司管理幹部及執行人員與顧問師溝通,安排輔導時間表
      • 宣示推行ISO 50001,建立內部分工模式
      • 澄清能源管理觀念,了解系統需求
      2.確立能源委員會運作現況
      3.起始會議
      🔻下一流程
      風險評估 1.利害關係人鑑別
      • 利害相關者需求與期望之定位
      • 以SWOT分析內外部議題,使公司產生環保競爭優勢
      • 依能源審查結果,鑑別其重大風險及規劃應對之行動
      2.組織風險評估
      3.內外部議題之審查
      🔻下一流程
      能源審查 1.能源審查教育訓練
      • 與公司執行人員界定審查範圍與方法
      • 教導能源審查執行邏輯,避免眾人觀點不一致
      • 審查並鑑別出公司重大能源使用
      • 鑑別、排定優先順序及記錄改善能源績效的機會
      • 建立適合監測與量測其能源績效之能源績效指標
      2.能源審查展開實施
      3.能源績效指標與能源基線教育訓練
      4.建立能源績效指標與能源基線
      🔻下一流程
      節能診斷 1.能源使用現況與設備初步了解
      • 結合ISO 50001系統建置手法,以鑑別出的重大能源使用進行節能技術診斷,以了解設備的能源效率
      • 節能診斷報告提出的建議改善計畫可列為今年能源管理系統節能提案之參考
      2.評估診斷需求
      3.進行節能診斷
      4.節能技術教育訓練及診斷結果報告
      🔻下一流程
      系統建立 1.政策/目標標的/行動計畫製作
      • 配合公司財務、技術、業務等,擬定政策目標標的以及管理行動計畫
      • 按部門權責建立ISO 50001所需之文件清單
      • 擬定監測、量測及分析計畫
      2.政策/目標標的行動計畫討論與議定
      3.應修改或新增之文件清單
      4.確立監測、量測及分析作法
      🔻下一流程
      系統展開 1.能源手冊編訂
      • 依照ISO 50001要求建立可完整連貫公司實際作業情形之標準化文書系統
      • 中央管理制度、作業指導書或準則之建立
      • 部門、單位之作業指導書、操作規範、分析標準
      2.作業程序編訂
      3.標準書、表單編訂
      4.選擇驗證機構
      🔻下一流程
      落實推動 1.系統文件/方案全面實施
      • 要求執行文件系統,提昇主管與員工能源管理認知
      🔻下一流程
      系統稽核 1.ISO 50001條文講解訓練
      • 藉由ISO 50001條文解說訓練協助公司執行人員全面整合並複習能源管理概念
      • 內部稽核之做法與手段技巧、常見之稽核缺室
      • 由顧問師模擬正式評鑑方式進行外部稽核,讓公司人員熟悉執行方式
      • 改善稽核缺失不符合事項,修改公司文件或加強管制措施
      2.內部稽核訓練
      3.內部稽核全面實施
      4.矯正缺失與改善
      5.管理審查
      🔻下一流程
      系統驗證 1.驗證時應對重點訓練
      • 經由應對訓練加強掌握自身狀況,並有效回答各項問題
      • 初期評鑑:由驗證單位確認公司ISO 50001系統標準化之符合程度
      • 正式評鑑:由驗證單位確認執行落實程度
      2.初期評鑑
      3.缺失矯正
      4.正式評鑑
      5.缺失矯正
回到頁面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