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產業自願減量
113年度推動產業自願減量
- 更新日期:
- 資料來源:
- 點閱次數:1092
面對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加劇,各國積極宣示淨零轉型,我國亦宣示以「2050淨零排放」為目標。賴清德總統上任後推動「國家希望工程」政見,將「綠色成長與2050淨零轉型」納入八大施政目標,呼應台灣2050年淨零排放的承諾,並特別強調推動綠色與數位的雙軸轉型,鼓勵各行各業推動「深度節能」。因此對產業而言,減碳不僅是對氣候變遷的回應,也是維繫未來競爭力的關鍵。經濟部與工業總會及鋼鐵、石化等11個產業公協會合作推動溫室氣體減量工作。113年度能源密集產業推動減量措施共計2,035件,二氧化碳減量約107.7萬公噸,投入約新台幣74.2億元。電子業產業減量推動減量措施共計1,174件,二氧化碳減量約26.5萬公噸,投入約新台幣43.7億元。
根據統計,我國鋼鐵、石化、水泥、造紙、人纖、棉布印染、絲綢印染、複合材料及其他(含食品及塑膠)等9大產業在95年至113年間,投入了約新台幣900.6億元,總計執行21,847件減量措施,溫室氣體減量1,897萬公噸CO2e;電子業105~113年投入了約新台幣229億元減量,總計執行8,298件減量措施,溫室氣體減量166萬公噸CO2e,成效卓越,顯現我國產業對全球暖化議題的重視。

能源密集產業95~113年溫室氣體減量績效 (圖說)
為鼓勵產業持續推動溫室氣體減量,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於113年11月25日(一)假集思台大會議中心舉辦「2024產業淨零轉型成果發表暨研討會」,由產業發展署署長楊志清致詞揭開活動序幕,並由全國工業總會副理事長陳進財致詞鼓勵各界。活動中,特別表揚18家溫室氣體減量表現卓越的企業,肯定其在碳排減量上的卓越貢獻,藉以鼓勵製造業者進行標竿學習、持續推動落實。活動也邀請環境部氣候變遷署蔡玲儀署長、華新麗華股份有限公司不銹鋼事業群陳忠勳總經理,分別以「國家產業淨零政策與未來擘劃」、「從承諾到行動—實現企業淨零排放」為題,進行專題演講分享。下午將依據「綠色製造」、「智慧能源」、「循環經濟」及「碳排管理」四大永續發展主題,分場進行推動成果交流,並同步舉行「綠色技術與工程實務研討會」,提供產學研參與者交流平台,期能加速擴散永續發展推動經驗。
今年度獲頒「績優廠商獎」的廠商共計有18家廠商獲獎,分別為中國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豐興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麥寮廠-SM廠、台塑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煉油事業部、台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海豐廠-芳香烴三廠、台灣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蘇澳廠、亞洲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花蓮製造廠、中華紙漿股份有限公司花蓮廠、南亞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工三廠、遠東新世紀股份有限公司化學纖維廠、佳和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大統新創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必成股份有限公司、南亞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樹林廠、南亞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新港廠、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十八廠四期、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十八廠一期、日月光半導體製造股份有限公司(K11)。

2024產業溫室氣體減量-績優廠商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