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降低碳排 產學界動起來

本文共1454字

經濟日報 工業技術與資訊

歐洲議會日前批准針對進口產品徵收碳稅的立法,將於2026年將引進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對進口鋼鐵、水泥等產品課徵碳稅。碳稅課徵標準將基於生產該產品過程中所排放的溫室氣體。這也是全球貿易法規第一次納入氣候規則,因此很多大企業都努力往2030供應鏈碳中和的目標邁進,期望未來推動碳費交易與經濟發展融合。

現階段企業面臨的兩大關鍵課題,一是資訊面,碳排標準目前廣泛多元,未來仍有許多變化;第二是資源面,企業如何投入資源,除本身的責任,也須兼顧成本考量取得平衡,包含培養淨零人才,都是未來思考的方向。工研院4月18日舉辦「ITRI NET ZERO DAY-打造淨零時代競爭力」論壇暨特展,彙整「能源供給」、「需求使用」、「低碳製造」、「環境永續」四大面向前瞻技術及多項「淨零服務」,提供企業淨零轉型解決方案,邁向永續發展。

潔淨能源供給是淨零趨勢下的主流議題之一,地熱是近期受關注的新能源之一,經濟部跨部內局處成立推動辦公室,由台電及中油投入地熱示範案例開發,民間也積極投入,如李長榮子公司全陽地熱公司與工研院合作研發「智慧化地熱電廠」,引進施蘭卜吉公司之電潛泵(ESP)設備,增加地熱發電產能,將原先不具自湧能力的地熱井,提升發電效益到1MW(百萬瓦)以上。

多數企業碳排放的主要熱點在能源使用,提升廠務能源使用效率,是減少碳排的方法之一,包括更換照明設備,提升空調效率,改善能源監控管理及提升建築能源效率,尤其在工業部門用電中,工業馬達用電量占比將近七成,引入高效率馬達可減少用電及節省資本支出。工研院研發的「工業用高效率馬達」,已在2017年協助大同提升馬達效率,從國際電工委員會規範的 IE3提升至IE4高效率規範等級,規格與國際大廠同步領先。

在氣候變遷影響下,永續的水處理技術布局和水資源循環再利用將成顯學。市場研究公司Frost & Sullivan調查,全球水處理市場投資逐年成長,2022年水處理市場成長至8,061億美元,成長5.3%。工研院投入水處理科技研發30多年,擁有半導體、面板、紡織等工業廢水處理實績,海內外成功案例超過100個。近期協助規劃建造南科再生水廠,已與中鼎工程合作完成設計、建造並通水啟用,協助半導體產業進行汙水再生利用,將回收廢水用於半導體製程。

半導體產業是台灣的護國神山,每個製程環節都追求極致精密,才能不斷挑戰3奈米、2奈米的物理極限。但隨著進入3奈米以下的先進微縮製程,即便是極微小的粉塵,也會嚴重影響晶圓良率,因此更高效能的粉塵處理系統是不可或缺。以PM5微粒來說,粒徑為5,000奈米,其尺寸大小是5奈米線寬的1,000倍,這種肉眼看不見的細小微粒掉落於晶圓上,相當於一顆巨大隕石降臨市區街道。為解決這個難題,工研院研發出「粉塵終結器」高效能粉塵處理系統,安裝於製程設備的尾端,可在第一時間捕捉尾氣及其中的汙染物,且處理效率遠優於目前業界普遍採用的技術。從實驗數據來看, PM5微粒的乾式與濕式水霧條件下的捕集率皆可達90%以上,符合半導體製程需求。

企業減碳除淨零技術,淨零服務也是加速轉型的重要利器,包括:碳排技術整合、碳減商業模式建置及碳權交易的輔導、永續碳管理平台等,以工研院為例,淨零融資服務現已鏈結土地銀行、台灣企銀、台新銀行等40家台灣金融行庫業者,聚焦挖掘與協助「能源開發」、「環保節能」、「運輸」、「電池」、「生醫化工」、「材料」、「電子半導體」、「電機機械」等領域中擁有淨零相關技術之中小型企業與新創公司,幫助其獲得資金活水,帶動產業淨零轉型。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晶華營運長:花蓮地震月營收波及約2.3%、整體不受影響 旅客會改往城市
下一篇
爭鮮砸63億 建智能產線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