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碳關稅!800企業受影響 碳其實是商機

▲經濟部指出台灣目前有179項產品被列入歐盟CBAM課徵對象,也就是大約800多家企業受到影響,會持續提供輔導及補助資源。(示意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經濟部指出台灣目前有179項產品被列入歐盟CBAM課徵對象,也就是大約800多家企業受到影響,會持續提供輔導及補助資源。(示意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NOWnews今日新聞] 碳交所日前正式啟動國際碳權交易平台,首波購買碳權的有中鋼、台積電、玉山金、奇美及國泰金等27家企業,共交易88,520噸二氧化碳當量之碳權。經濟部透露,台灣目前有179項產品被列入歐盟CBAM課徵對象,也就是大約800多家企業受到影響,會持續提供輔導及補助資源。碳交所強調,碳既是成本也是商機,尤其未來市場會優先考慮符合減碳標準的產品,應可成為可觀的商機!

這次參與國際碳權交易平台的27家企業中,光是金融業就有14家,包括中國信託、永豐金、華南金、中華開發、玉山金、兆豐金、國泰金、台灣金、元大金、合庫、國票金、第一金、台新金、富邦金。碳交所董事長林修銘日前表示,希望金融業扮演火車頭角色,藉由投資、融資帶領各界重視減碳議題。

電子業部分,則有台積電、聯電、日月光、鴻海、華邦電。傳產、紡織或航運等公司有中鋼、南寶樹脂、南緯、特力、中華電信、奇美、萬海、長榮海。

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張建一表示,台灣是國際供應鏈的重要一份子,成立碳交所有一定的必要性,企業有生產就有碳排,因應氣候變遷大家都須盡一份努力。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 28)提到碳定價是全球淨零必需的工具之一,各國政府皆藉由提供相關經濟誘因以加快減碳速度。

金管會於2022年3月發布「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分階段推動上市櫃公司於2027年前完成溫室氣體盤查,2029年前完成確信,並建立一定監督機制來提點企業改善缺失。但中央也提醒,自願性碳信用機制(或碳抵換)是碳排有價化的具體實踐,提醒企業購買前應先做碳盤查並確認自身需求再購買。

經濟部指出,碳權並非投資商品,而是協助廠商減碳的手段,台灣目前有179項產品被列入歐盟CBAM課徵對象,也就是大約800多家企業受到影響,經濟部已持續提供相關輔導及補助資源,並持續與歐盟互動,降低企業面對國際碳關稅所造成的影響。

關於碳權交易之未來的機會與挑戰,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黃正忠提到,減碳對國內相關產業,如石化產業勢必產生一定的衝擊與影響,然為因應氣候變遷的挑戰,世界需攜手努力,碳權交易平台的成立是相當必要的,並仰賴企業界的熱烈響應。

碳交所總經理田建中用產品實例拋出碳是成本還是商機的討論,他認為碳既是成本也是商機,尤其未來市場對於商品的選擇,會優先考慮符合減碳標準的產品,應可成為可觀的商機。

永智顧問股份有限公司顏素絹營運長認為,關於企業應如何對碳權專案跟碳權交易做出正確方向的判讀,建議企業要遵循一定的方法跟程序,尤其市面上資訊極為不對稱,必須謹慎評估跟了解再購買。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碳交所國際碳權交易平台啟動!7個碳權專案上架、27家企業參與
外商在台賣碳權要課稅 財政部公布營所稅計算方式
台灣首批碳權交易完成! 玉山金參與購入5千噸 要用於這些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