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能資源整合推動
104年度區域能資源整合推動
- 更新日期:
- 資料來源:
- 點閱次數:1215
台灣地區天然資源貧瘠,資源/能源再利用能夠有效減緩資源/能源供應壓力,降低環境衝擊,如能主動提供連結界面,形成生態化循環鏈圈,促使資源/能源被多次利用,提昇其使用效率,就廢棄物處置與資源能源再利用而言,將可形成加乘效果,亦即可大為提升環經效益比值,而環經效益比值之目標和理念是在減少資源使用和對環境衝擊的同時,將產品附加價值或獲利增加到最大,其量化公式如下式所示:
環經效益比值=
上式之分子可表示成:產能、產量、總營業額、獲利率等。分母可表示成:總耗能、總耗原料量、總耗水或溫室效應氣體排放總量等。這個通式可用來計算各種不同的環經效益指標值,端看實際需求而定出適當的因子做為分子或分母,諸如每單位耗水量的產品生產數量(或營業額、獲利率)、每單位耗能的產品生產數量(或營業額、獲利率)等。
早期產業園區內廠家之工業製程在使用能源及資源之後,經傳統的廢污程序/設備處理後即加以排放,其環境效益比值或經濟效益比值均低。相對地,生態化產業園區之環經效益比值均明顯高於傳統舊式工業區,其概念如圖1所示。另由圖2亦可知舊式工業區之設計理念與效果,不管在生產製造、廢棄物產量及社會形象等面向均難敵接近百分之百回收之「生態化產業園區」。
圖1、生態化產業園區與其他園區之環經效益指標比較圖
圖2、生態化產業園區與其傳統工業區之在生產製造、廢棄物產量及社會形象等面向之比較圖
基於永續發展的政策,建立循環型經濟體系乃為我國政府近來積極追求的目標。經濟部工業局為有效推動產業園區能資源整合,協助廠商提升能資源使用效率及建立環保與經濟雙贏之循環型產業園區,爰於98年度起委託中興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興顧問」)積極推動轄下19座產業園區能資源整合,其中98年度選定林園/臨海工業區為示範產業園區,99年度選定大園/觀音/台南科技工業區為示範產業園區,100年度選定新竹/台中/大甲幼獅工業區為示範產業園區,101年度選定仁大/永安/中壢/官田/台中關連工業區為示範產業園區,102年度選定全興/福興/埤頭/田中工業區為示範產業園區,103年度選定斗六/雲林科技工業區為示範產業園區,7年內合計完成79項能資源鏈結,合計鏈結量約358萬公噸/年,其中蒸汽鏈結換算可減少CO2排放量共計79.4萬公噸/年,所選定之對象其共通特點皆為能耗規模大、具產業群聚及廢棄物再利用率低之產業園區,藉由積極協助區內廠商妥善處理能資源運用情形,並輔導廠商改善能資源使用情形及建立有效循環利用鏈結。工業局後續除將持續辦理上述重點推動區域廠商蒸汽鏈結外,亦將持續辦理推動全台既設汽電共生廠蒸汽餘裕量鏈結及輔導設立區域能源供應示範廠等工作。
另本計畫為持續推動產業園區能資源整合鏈結工作,除持續追蹤推動歷年規劃之能資源鏈結項目之外,另依據歷年計畫執行經驗,針對能資源循環利用相關技術進行調查與應用,本年度所調查之能資源整合技術為低濃度含銦錫廢液回收與高值化技術(如圖3),藉由協助業者克服於能資源整合過程面臨之問題,以促使綠色產業及既有產業園區之生態化鏈結加速形成,與高科技產業形成互補作用,不但可活絡相關產業,亦可促產業能資源使用最佳化,提升產業競爭力,邁向循環型產業園區永續經營之整體目標。
圖3、低濃度含銦錫廢液之回收技術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