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熱文

「碳捕捉」是什麼?發電減碳新技術 台電如何「捕」CO2、要封存在哪裡?

【天下ESG】排碳佔了台灣三分之一的台電,有將近三成的碳,得仰賴目前還在發展中的新技術:碳捕捉封存與再利用(CCUS)。在「除碳」路上,台電究竟要如何把碳抓下來、要封存在哪、眼前又遭遇到哪些挑戰?

減碳-台電-中火-碳捕捉-CCUS 台電碳捕捉封存試驗區,負責捕碳的楊明偉與工作團隊。圖片來源:邱劍英攝
    其他

在台中火力發電廠的九號機旁,可清楚聽到發電機轟隆隆運轉。一旁的空地上卻有五個彩色貨櫃,裡面裝了錯綜複雜的管線,猶如來到高中理化課的實驗室。

幾個一人高的高壓鋼瓶,默默地杵在角落。

「這裡面裝的,就是從中火燃煤機組抓下來的二氧化碳,」台電綜合研究所組長楊明偉得意地說。他研究碳捕捉封存已經近15年。

碳捕捉-淨零-碳排-碳封存-台電台電綜合研究所組長楊明偉研究碳捕捉封存,已經近15年。(邱劍英攝)

這個台電的碳捕捉實驗園區,在台灣未來電力減碳的艱鉅任務上,扮演重責大任。

淨零第二大主角:碳捕捉

根據國發會淨零碳排路徑,排碳佔了台灣三分之一的台電,七成的碳都得靠再生能源來減。台電綜合研究所所長鍾年勉受訪時說,第二大要角,就是碳捕捉、再利用與封存(CCUS,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有20%-27%的電力排碳,得靠這項新技術。

二氧化碳看不見摸不著,究竟怎麼捕?

楊明偉解釋,在減碳試驗園區,會先把電廠排出的尾氣透過管子引入試驗設備,再透過以沸石吸附或是液體吸收兩種方式,把二氧化碳先抓下來,再透過熱或壓力把二氧化碳分離、純化後,先儲存在鋼瓶中,等待後續利用。

廣告

台電下半年預計招標擴大廠區,建立台灣第一個「碳捕捉溫室」,會將捕捉下來的二氧化碳灌注到溫室當中,未來將會種出「中火草莓」。

台電-碳捕捉-二氧化碳-封存排碳佔了台灣三分之一的台電,有三成的電力排碳,需要靠CCUS(碳捕捉、再利用與封存)。(邱劍英攝)

但這個案子更重要的試驗,是封存。目前台電已經通過環評初審,將利用中火廠區內約一公頃空地,設置液化二氧化碳儲槽,以及在地上鑽兩口井:一口注入用、一口監測用,預計每年灌注2000公噸二氧化碳至地下鹽水層。

「很多人以為把氣灌到地底像是在吹氣球,其實不對,」鍾年勉說。

他解釋,其實地底礫石間有很多孔隙,可以想像成一塊巨大的菜瓜布。他指出,國科會多年前的能源國家型計劃,就發現彰濱有許多具孔隙的岩層,二氧化碳在高壓下灌注入岩層,會變成流體,儲存在岩層孔隙,久而久之會變成岩層的一部份,狀態穩定。

廣告

氣候危機下,全世界已有45國宣布將投入碳捕捉與封存計劃,也有不少新創公司冒出。像是瑞士新創 Climeworks,估值就達30億美元。

同時卻也有爭議。許多人認為,發展碳捕捉封存,等於是讓企業有藉口不減碳。尤其是例如英國石油等油氣公司,近期宣布投入碳捕捉與封存,更讓環保人士批評,這項技術給了油氣公司藉口,可繼續開採化石燃料與排碳,而無需轉型。

但台灣如果要走向淨零目標,所有減碳選項都該努力嘗試。

捕碳目標:從2000噸成長到100萬噸

儘管目前的碳捕捉試驗園區,一年只能抓下2000噸的二氧化碳,僅佔中火一年排碳的十萬分之七,但總是開始。

規模雖小,目的是證明碳捕捉程序有效。「最重要的是讓民眾看到,排碳能被抓下來,」鍾年勉說,台電長期目標是在2035年,一年能達到捕碳100萬噸,達到商業化程度。

廣告

然而,真正挑戰還在後頭。抓下來之後,要怎麼辦?

碳捕捉下來之後,兩條路,就是封存與再利用。

在石化業,將二氧化碳做原料的案例愈來愈多。包括長春將製程中產出二氧化碳抓下來成為醋酸原料,或是東聯化學把二氧化碳做成半導體業用的電子級二氧化碳。

然而,台灣二氧化碳再利用目前一年需求量僅20萬噸,與台灣一年排碳總量超過2億5000萬噸相比,是杯水車薪。

換言之,絕大多數捕下來的碳,都得封存。根據國發會淨零路徑,台電碳捕捉再利用與封存量要達到460萬,意即至少有400萬噸都得存在地底。

借鏡北海道,大地震也不影響封存

封存的實驗,日本已經做了好幾年。北海道苫小牧市的碳捕存示範計劃十年前就啟動,從2016年至2019年間,將二氧化碳注入海床,三年累計共注入30萬噸二氧化碳。

廣告

台電綜合研究所地質研究專員黃鐘就到現場參訪過。他表示,即便2018年北海道發生規模6.7的大地震,二氧化碳也沒有洩漏情況,而台灣西部外海的地質條件與苫小牧外海類似,給了研究團隊不小信心。

要談封存,台電顯得有些戰戰兢兢,因為曾經吃過虧。

鍾年勉說,台電從10多年前就看到氣候危機。10年前,台電與中油在彰濱工業區的台電用地展開碳封存實驗,豈料卻引發鹿港鎮民上街抗議,擔心誘發地震。

當時團隊花了兩年時間,挖了3公里深的井,取出勘岩心樣本研究,結果發現地質條件穩定又有孔隙,適合封存。根據初步研究,岩層至少可儲存150億噸二氧化碳,相當於整座中火500年的排碳量。

然而碳捕捉封存在台灣還面臨不少挑戰。

碳捕捉-台電碳捕捉封存試驗區-台電碳補集台電長期目標是在2035年,一年能達到捕碳100萬噸,達到商業化程度。(邱劍英攝)

挑戰1:技術成本高

第一,技術成本仍高,需要政策配套帶動產業。

廣告

清大化工系榮譽退休教授談駿嵩曾任科技部負碳工作小組召集人,研究碳捕捉與再利用多年。他認為,如何將碳捕捉規模放大、降低成本,同時在創造出新產業,是發展負碳技術的重點。

談駿嵩點出,目前國際上已有許多碳捕捉封存的計劃,規模都比台灣大很多。

例如美國德州Petra Nova燃煤電廠,之前就耗資10億美元,在三年內捕捉了380萬噸二氧化碳,這規模是中火碳捕捉試驗的600倍,還要繼續擴大規模。

台電在台中火力電廠的碳捕捉先導示範計劃,目前捕捉一噸碳的成本約新台幣2000元,如果2030年要達到460萬噸目標,意即光是捕捉、還不算封存,成本將高達92億元。

美國與歐盟的做法,是以補貼與碳稅雙軌制,創造企業投入的誘因。

談駿嵩指出,美國的通膨削減法案有一項針對「生質能源結合碳捕捉與封存」(BECCS)的補貼,每公噸捕獲並封存的二氧化碳,聯邦政府補貼85美元,這項誘因讓透碳捕捉封存計劃在美國遍地開花,已經有12座電廠在進行中。

另個誘因就是碳稅。「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談駿嵩說,假如台灣捕獲一噸碳的成本70美元,而碳費一噸才10美元,企業當然會選擇繳費了事,而不會大費周章做碳捕捉封存。而在歐盟碳價一噸高達100歐元,讓更多企業願意自己投入更大規模的碳捕捉封存,成本才會降低。

挑戰2:土地不夠,無法照抄歐美

第二,台灣土地面積受限。

然而要放大規模,相對需要的土地面積也得更大。

台電之所以在中火的碳捕捉試驗場域,目標僅一年2000公噸,應是受限於廠區內土地不足,只有一公頃大,封存量有限。

談駿嵩提及,地小人稠的確是台灣的罩門。他指出,目前全球對新建火力電廠都要求「CCS ready」,意即碳捕存準備就緒。歐盟與英國從2009年就要求,新建燃煤或燃氣電廠,都要準備就緒才能建。

「台灣不能完全照抄歐美,因為土地不夠,」談駿嵩建議,台灣要突破土地限制,必須讓碳捕捉提高效率、縮小體積,或是讓設備走向立體化,以免受限於土地而無法放大規模。

碳捕捉-中火-台電碳捕捉封存試驗區目前的碳捕捉試驗園區,一年只能抓下2000噸二氧化碳,仍有很大空間。(邱劍英攝)

挑戰3:相關法規、標準仍待制定

第三,則是法規還不完整。

台電研究所的黃鐘說,關於碳捕捉封存的法規,在台灣還付之闕如,要等氣候變遷因應法子法修訂,規範才會比較明確。例如二氧化碳灌注到地下後,監測與控管方式,都還沒有明確標準。

另外,等走到需要大規模封存的階段,新的法規挑戰也會浮現。儘管在西部沿海地質適合封存,但是否需要環評、環評該採用怎樣的標準?捕獲的二氧化碳如果要輸送到封存地點,埋設管線要經過人口稠密地區的話,用地取得也會是問題。

減碳不只關係到企業出口的競爭力,更關乎全人類的生存環境。所有減碳的努力都應該嘗試,但在台灣,還需要更完善的政策誘因,才有機會促進產業發展。(責任編輯:洪家寧)

相關熱門主題
延伸閱讀
你可能有興趣
#廣編企劃|2030年臺中時空膠囊:打造環保低碳新城市!
最新訊息
領取首訂優惠3個月$499(原價$790)
App內開啟 更舒適的閱讀體驗
訂閱天下雜誌電子報

天下雜誌當期內容的精華與延伸,每周三發送最具時效性的深度內容